北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返回首页  
质量首页 | 质量资讯 | 标准总汇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质量 > 质量资讯>正文
高质量发展的浙江定力丨“一米布” “织”出传统制造新图景
文章来源:浙江新闻联播  2018.11.05
  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十大传统制造业产能利用率高达82.6%,企业效益向好态势明显。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省传统制造业如何应对挑战?我们从余杭家纺产业的“一米布”说起。
  一封“预警信”
  贝铭纺织品有限公司
  走进贝铭纺织的生产车间,一派忙碌的景象,一匹匹沙发布正源源不断下线。企业一个月的产量是一百万米,在对原有产品进行技术改进后,每米布的效益增长了近四成,今年9月,受关税影响,企业主要的美国市场销售下降,但新开发的产品在欧洲等地走红,销售增长明显。
  莫莉
  杭州贝铭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们尽量避免市场不要太集中,能够服务于多个分散的国家地区比较安全。
  企业能提前布局规避风险,这要从一封“预警信”说起。年初,余杭区家纺协会牵头,对行业内1000多家企业进行摸底,发现余杭全区六成多的家纺产品都靠出口,美国市场的份额还占绝大多数。结果一出炉,协会就联合涉外律师事务所,在今年5月,向企业发出了预警。
  朱海成
  浙江千寻律师事务所涉外律师
  主要是跟美国律师合作,结合自身企业对美国市场的了解和依赖程度,作出一个综合分析判断,进行业务策略的调整。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的拓展新市场,家纺协会专门组织大家前往南非,越南等地考察。
  杨林山
  余杭家纺产业协会会长
  我们协会内部提出“三个多”,一个就是有多个原产地,第二个更多的市场,第三要更多的竞争力,这是企业的根本。
  一座“家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这款新研发的户外专用面料可以经得起近2000个小时的日晒,不发霉、不变色;
  这款沙发布,不仅柔软还防水,即便是洒上红酒、咖啡等,也能一擦就掉。
  可是提升一米布附加值的背后,动辄就是上千万的费用,对不少企业来说考验不小。正是看到了企业的困惑,今年,余杭区政府联合家纺协会,共同建起了家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在杭师院教师李梁的观墨文创工作室里,从纱线到纹样,都是设计师的原创,小小的一块布料不仅玩出时尚新花样,身价也翻了几十倍。
  眼下,这个综合体已经入驻中国美院等6所高校,各类设计单位80家,聚集设计类人才370多名。以后,这里每年研发的数百款布料,都会纳入余杭家纺行业的公共面料图书馆,供企业挑选采用。不仅如此,家纺产业互联网平台和新材料共享实验室,也正在建设。
  依托对每一米布深耕细作,前三季度,余杭家纺出口额近113亿元,同比增长14%左右。抓住转型发展的新机遇,今年前8月,我省10个传统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8.5%,高于上半年4.1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63%。
  徐剑锋
  浙江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
  组合型创新使得传统产业获得了一种持续发展、稳定增长的定力。
[编辑:小杨]
相关文章  
 
家纺视频  
友情链接  
| 协会简介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Copyright©2012China home textile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18号十层 电话:010-010-85229322   E-mail:service@hometexmail.cn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980号   京ICP备12044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