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世情国情发生了深刻变化,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条件与市场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我国纺织工业进入了增速放缓、动力转换、结构调整的新常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被誉为中国纺织由大到强“体系标准”的《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正式发布。《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纺织强国,要在科技进步、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五年来,行业围绕《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在品牌建设、科技提升、可持续发展、人才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本系列报道分为品牌建设篇、科技进步篇、可持续发展篇和人才培育篇。
品牌,承载"价值原子"力量
"创造自主品牌新优势是提高市场话语权的重要标志",纺织行业很早就提出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五年来,行业企业不断发力,以品牌建设为根本的战略发展目标也越来越清晰,正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指出的,融制造、时尚、科技三要素于一体的品牌建设,正成为我国纺织工业最重要的"价值原子"。
男装展中的都市风格
全产业链品牌体系正在形成
在五年前,谈到品牌,聊到流行,浮现在人们头脑中的一定是一些知名服装家纺品牌,丝毫不会与纤维、面料等纺织前道产品联系起来。然而五年后,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宁波纬一、新申等纤维、面料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
为了提升"中国纤维"品牌整体竞争力,引导化纤企业注重品牌建设,从2012年开始,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联合多家单位,创新推出了"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五年来,入选的纤维品牌达94个,其中有约50%的企业在企业品牌的基础上又建立了产品自身的品牌,并得到了业内的一致认可以及下游与终端用户的广泛好评,如盛虹集团的异彩纱、新乡化纤的幻彩丝、山东英利的瑛赛尔、新会美达的达丽纶等。
再看面料企业,宁波纬一、新申集团等借助中国国际时装周等国际舞台,联手国际知名设计师连续多年创新性推出了属于面料的时装秀,进一步打响了自己的面料品牌。
十八大以来,全行业品牌意识进一步提高,全产业链品牌体系正在形成。目前,中国原创服装品牌梯队基本形成,根据中华商业信息中心全国大型零售企业数据统计,国内市场活跃的国内外服装家纺品牌约4000个,其中国内品牌3500个,自主品牌是国内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全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00多个。
同时,品牌企业全球化布局进程加快,海外投资呈现多区域、多行业和多形式加速推进的态势,部分有条件的服装品牌开始借助资本市场,通过并购、合资及参股等方式整合国际资源。走过45周年历程的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刚刚更名为山东如意科技时尚集团,标志着如意将全面跨入科技纺织和时尚品牌发展的崭新征程。经过近几年的辛勤耕耘,如意集团拥有30多个国际知名服装品牌、5000家品牌服装零售店。
如今,由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协同推进、企业培育管理、社会机构参与等多方共建的品牌格局基本形成,由质量、创新、快速反应、社会责任及品牌文化构成的品牌价值体系得到广泛认同和践行。
品牌培育及评价体系日臻完善
2016年初,一则消费外流的新闻在国内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当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部署开展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同时,为着力补齐自主品牌发展短板,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从国家层面看,做大做强中国品牌获得了空前关注。
七匹狼展出的服装设计灵感源自苗族、藏族的刺绣,传递出不一样的时尚男装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品牌工作办公室主任,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在解读"三品"战略如何在纺织服装行业推进、实施时指出,品牌依然是行业的短板,中国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强势品牌,为此行业将"三品"战略列入了《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大力实施"三品"战略。
实际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历来都非常重视行业品牌建设。早在2011年,行业就提出要创造自主品牌新优势,提高市场话语权,并于当年成立了中国纺织服装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从2012年起至今,坚持每年发布《中国纺织行业品牌发展报告》,总结纺织服装品牌发展新特点、新趋势,并为下一步的发展提出方向和建议,带领纺织服装行业品牌建设进行了很多有力的探索。
为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优势服装家纺品牌企业,从2012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服装家纺行业开展了自主品牌建设情况调查工作,不断挖掘吸纳创新能力强、具备发展活力与潜力的优势品牌。目前已确定了120家"重点跟踪培育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据这120家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数据显示,在经营业绩方面,这些纺织服装企业2016年的主营收入平均达到20亿元,同比增长5.6%,平均利润率为11.07%,远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
近五年来,共有50家纺织服装品牌企业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品牌培育示范企业称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等机构认定发布的"2016年纺织服装品牌价值50强"中,有6家企业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连续两年参评的23家企业品牌价值平均提升了26.3%,8家企业超过了50%。从这些方面也可以看出,品牌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成效显著。
目前,中国原创服装品牌梯队已基本形成。
品牌发展更加贴近市场
近年来,中国纺织行业品牌与科技创新的联系也越发紧密。一方面,企业在科研上的投入逐渐提升;另一方面,智能化仍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科技进步的重要方向,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开始探索智能化转型。红领集团就在智能化的道路上成功转型,而且还形成了独特的模式,曾以150%的年利润增长率震惊整个服装业。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创始人张代理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了西服定制大规模生产的难题。
在模式创新的探索过程中,行业品牌不仅加大了对消费者需求的研究,还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探寻着更多可能。品牌对于共享经济、社交经济、IP跨界合作等模式的探索均有成果显现。比如,罗莱、富安娜等家纺企业就以大家居的概念,将产品从单纯的家纺产品扩展到家具、家居、家饰等多个领域,拓宽消费者关注点。
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中,行业品牌的发展同样风生水起。此外,随着新三板业务的加速推进,企业开始选择新三板作为对接资本市场的快速途径,登陆新三板的热情增加。企业并购日益活跃,推进了品牌资源优化与国际化。同时,品牌的跨界经营成为常态,改变着企业品牌的内涵与外延。(郭春花)
精于品质的大杨定制